沂蒙作家高文前长篇小说《青烟》入藏中国当代作家签名版图书珍藏馆

2025-09-11 16:21 来源:未知
字体:【

  近日,山东省作家协会会员、临沂市作家协会会员高文前创作的长篇小说《青烟》被中国当代作家签名版图书珍藏馆正式收藏。这标志着这部作品不仅获得了地方文学界的肯定,更跻身当代中国文学殿堂。

  据悉,中国当代作家签名版图书珍藏馆坐落于“文学之乡”湖南益阳,是由中国作家协会指导建设的国家级文学地标。该馆建筑面积2000平方米,集藏书阁、数字馆藏区、阅览区、展陈区于一体,设计藏书容量达50万册,是国内唯一专注于收藏当代作家签名版原创作品的综合性文化机构。其收藏标准严格,既考量作品的艺术价值,更注重其对时代精神的记录与诠释。

  作品解析:《青烟》中的时代镜像

  《青烟》以改革开放初期的青岛(书中化名“岛城”)和沂蒙山区为背景,通过农村青年朱继勇的奋斗史,展现了第一代农民工在城市化进程中的生存图景。小说主人公朱继勇为谋生来到岛城码头做装卸工,凭借勤劳和智慧完成了原始积累。但当他试图帮助乡亲们进城发展时,却陷入亲情、乡情与城市规则的多重纠葛。作品以细腻笔触刻画了: 城乡文化碰撞下的身份焦虑;传统伦理与现代价值观的冲突 ;个体奋斗与集体命运的深刻思考。

微信图片_20250321140546

  中国作家协会会员、山东省沂蒙文化研究会会长杨文学评价:“《青烟》不仅是一部个人奋斗史,更是一代人的精神史诗。高文前用最朴实的语言,写出了最动人的时代故事。” 《青烟》由北京团结出版社出版后,引发文学界对“打工文学”价值的重新讨论,成为研究改革开放史的重要文学参考资料,在农民工群体中产生强烈共鸣 ,作品荣获第十三届临沂市“沂蒙文艺奖”文学类一等奖。

I2ZmZmZmZg_750_0_0_0_q80 (4)

  作家之路:从装卸工到文学追梦者

  《青烟》的作者高文前的创作历程本身就是一部励志传奇。作为沂蒙山区第一批进城务工的农民,他在青岛码头从事装卸工作二十余年。在繁重的体力劳动之余,他始终保持着对文学的执着追求,利用工余时间坚持阅读和写作。

微信图片_20250321142325

  “在码头扛包时,我口袋里总揣着一个小本子。”高文前回忆道,“每当有灵感闪现,就赶紧记下来。工友们笑我痴,但我相信文字的力量。”这种坚持最终凝结成《青烟》这部40万字的长篇巨作,也让他完成了从农民工到作家的蜕变,先后加入临沂市作家协会和山东省作家协会。

I2ZmZmZmZg_750_0_0_0_q80

  从码头到文坛,从临沂到青岛再到国家珍藏馆,高文前用《青烟》证明:真正的文学永远来自生活的深处。这部作品被中国当代作家签名版图书珍藏馆正式收藏。不仅是个人的荣耀,更是当代文学记录时代、服务人民的生动例证。正如高文前所说:“我想用文字告诉世人,每一个平凡劳动者的故事,都值得被铭记。” 目前,高文前正着手创作《青烟》姊妹篇,将继续讲述沂蒙人在新时代的奋斗故事。

IMG_256